本文转载自:人民网-江西频道 10月11日至26日,2025年江西省校园足球大、中学生十一人制足球比赛在江西赣州定南(国家)青少年足球中心拉开帷幕,吸引了2000余名学生追逐绿茵梦想。然而,这个十月的特殊之处,不仅是赛场上的激烈竞争,赛场外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“邂逅”——校园足球和职业联赛在定南完成了遥远的“双向冲刺”。这不仅是校园足球青少年球员走向职业联赛的旅程,也是职业联赛扎根并积极拥抱未来人才的旅程。而定南则成为了这次旅程的完美“接待室”。校园活动有一个“专业水平”的起点。上午8时30分,定南(国家)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草坪上,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修复田地里的洼地。 “在比赛激烈的季节,每天都会对场地进行维护,以确保草坪的硬度和平整度符合专业训练标准。”工作人员郭东风的话道出了这里举办校园比赛的专业态度。作为华东、华南地区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,它不仅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,还配备了运动员公寓、力量室、运动康复室等设施,完全可以满足培养专业队的需求——如今,这些优质资源在校园赛事中全面开放。 “以前我们其实是在校园里踢足球,设施不齐全。这次我们踢的是国家级足球训练,各方面的安全保障都不错。”赣南师范大学选手范子乐的感受呼应了很多网友的感受参与的学生。此前他参加过定南首届业余足球超级联赛,如今再次上场,他对“职业保障”如何提升比赛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范子乐也和江西师大队的韦成有同样的感受。 “从宿舍步行到训练区只需5分钟,食物按照运动营养标准搭配,医疗团队随时待命,全封闭的专业环境让我们真正体验到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日常生活。”对于定南来说,承办全省顶级足球赛事不仅是“搭建舞台”,更是利用自身的“专业资源”为校园足球“提档次”——让学生在赛事前期接触到场地水平、裁判、安保等专业人士。这个“起点优势”是我们的重要基础彭宁校园和职业道路。让“职业梦”在定南扎根 10月12日晚,定南(国家)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主体育场挤满了人。中甲联赛定南赣西联队主场唯一的南通支云主场比赛状态十足。看台上,有一群特殊的观众格外专注——他们是参加校园足球比赛的学生,而且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现场观看专业赛事。 “屏幕上的球员离我们很远,现在坐在看台上,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拼搏时的汗水,听到场边球迷的尖叫声,我突然觉得‘职业球员’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象征。”来自赣州文清外国语学校的球员钟志斌坐在看台上,仔细地观察着场上的球员。在他三年的职业生涯中,他经常通过屏幕观看比赛,并且这次现场观看,不仅让他感受到了职业赛事对抗的激烈程度,也被“山呼海啸”的震撼:“作为一名在某处比赛的主队球员,应该有一种荣誉感,这就是我想要追求的目标。” A县职业队比赛是学生队的榜样,更是“校园足球与职业联赛”的深层联系:中国主场足球场的“人气”因校园青少年的参与而更加发达;校园足球的“梦想”在专业体育场馆的加持下找到了方向。这种“双向营养”让“职业梦想”变得具体可触,而不是遥不可及。事实证明,这个“老问题”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。 “我听说,每天下午放学后,定南U系列梯队的球员都会乘坐免费巴士前往训练中心,然后训练结束后回家——不是国米。“中断学业,还能接受专业训练。”景德镇陶瓷大学球员方小川指着一旁训练的年轻人,语气里充满了羡慕。而他自己,从小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,但高中时因为课程压力而不得不放弃,直到大学他才找到了自己的热爱。“如果以前有这样的榜样,我可能就不会停止踢球,走上足球之路。” 他补充道,定南的一系列改革正是针对这个“痛点”。当地政府出台了“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(Triol)优秀年轻球员招生和晋升实施办法”,首批15名梯队球员解决了高中升学问题。还与中国足球俱乐部合作打造精英梯队,启动“普及化” 在学校和改进“基地”模式——让孩子完成基础学校学业,在培训中心接受专业训练。“踢球不耽误升学”已经从理念变为现实。现在在定南,从幼儿园接触足球,到小学、初中进入梯队训练,再到高中在政策支持下继续追梦,如果有职业潜质,还可以通过俱乐部渠道转学——“足球+青训”全链条不仅保留了 想要参加足球比赛的孩子们,也让方小川和马豪等参赛球员看到了:原来,“老问题”方小川和马豪看到了:真的有解决办法。 “我曾经认为‘你必须尽快放弃学业去踢足球’,但现在当我看到定南的孩子们时,我知道我们可以两者兼得。”方小川看着训练场上的身影 和更加肯定地说:“这才是校园足球应该有的样子。” (郭水华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并上传-发布,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